首页 > 乡村振兴 正文

蔬菜两类病害的识别

来源: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:2012-12-19 

  万民族     高级农艺师    一品农业新技术研究所

  2012年12月19日
  蔬菜病害分为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两大类。
  蔬菜侵染性病害的发生,必须具备菌源,寄主和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,只有三者同时存在,才会有病害的表现;
  蔬菜生理性病害主要是不良的外界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所导致。这类病害
  没有病原生物的存在,一般说不会扩展蔓延,所以,又叫做非侵染性病害。
  在生产中,当蔬菜出现异常情况时,首先要诊断这种异常情况是否是病害?其次要明确是哪类病害?诊断的正确与否,决定着后续处置的是否得当与效果的好坏!所以,田间诊断是一项最基础的技术工作。
  一般说,在田间诊断时,可从下面六个方面收集资料、进行比较分析,来区分两类蔬菜病害。即:
  一、发病速度;
  二、发病规模;
  三、病株分布;
  四、发病部位;
  五、症状特征;
  六、与外界因素的相关性。
  倘若上述六个方面的资料分析还不能确定病害的性质,则须采集典型症状的标本进行室内鉴定,或请相关专家鉴定。以免误判,影响生产!
  一、发病速度
  侵染性病害,都有一个由病原物的传播开始、与寄主接触,继而入侵建立寄生关系,再由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生长、繁衍,直至表现病害症状的不可逾越的病理过程(这个过程简称为病程)。
  病理过程,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,短的需3-5天,长的需要数十天、甚至数月,如黄萎病、枯萎病。
  生理性病害(非侵染性病害)的发病,也有病理过程,但生理性病害的病理过程进展快速。如 冷害、冻害,只须几个小时或十几个小时;有的药害,仅须几小时或数十分钟!
  所以,依据蔬菜病害发病过程的快慢,就可初步区分是侵染性病害、还是生理性病害!
  二、发病规模
  侵染性病害由于发病都有一个较长的病程(病理过程),病情的蔓延、扩
  散相对缓慢。所以,在发病初期,不可能有众多的病株和较大的发病面积(这不包括一些由种子或苗木带菌传播的侵染性病害);
  生理性病害的诱因主要是不良的外界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,涉及的面宽、范围大,受影响的决不是个别或少数植株,所以,生理性病害不发生则已,一旦发病,其引起的伤害,必然是许多植株、或成片植株、或整个温室、或一定范围的田块受害!
  由此可知,在蔬菜生产中短时间内爆发的、大面积的异常现象(土传病害、种苗带菌的病害除外),很少是侵染性病害,多数是生理性病害!
  三、病株分布
  侵染性病害在发病初期,病株的分布是随机的,不均匀的,不规则的。也就是说,病株是东一株、西一株,无规律可循。因为植株的发病,是受病原菌制约的,不论土传病害、还是气传病害,一般说病原菌的分布都是随机的;
  再有,在侵染建立寄生关系的过程中,还受环境因素与寄主个体抗性的影响,所以,侵染性病害发病初期的分布是无规律可循的!
  生理性病害(非侵染性病害)病株的分布经常是连片的,有规律可循的。
  如 由药物引起的伤害(药害),必然与药物接触有关,只有接触药物的植株、或植株的某个部分、器官,才会有药物伤害的症状表现,并且,这种症状表现均十分相似或一致!
  四、发病部位
  侵染性病害的发病部位,一般说是相对稳定的。如 土传病害发病后、发病部位多在紧挨土壤的根茎处,气流传播的病害发病部位多在茎、叶、和果实上;
  生理性病害除少数如 缺素症发病部位有一定的规律外,多数无规律可循!主要取决于不良因素干扰、破坏植株正常生理理活动的时期,如冷害、冻害,各生育期都可发生;再如药害,用药不当就会发生,表现形态可能不同!
  五、症状特征
  症状是识别病害类型与不同病害种类的重要依据。
  症状是寄主在受到致病因素的侵染或侵袭后,在寄主与致病因素间相互斗争、相互影响的最终反应。
  症状由病状
  所谓病状
  病状是侵染性病害、生理性病害都有的特征!是认识害病、和区分健康植株与有病植株的主要依据;但单靠病状,不能分清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;
  病状类型有多种,常见的有:
  1、增生型如增生、肿大、丛枝、畸形等;
  2、抑制型如萎蔫、蕨叶、皱缩、黄化等;
  3、坏死型如病斑、腐烂、枯死等。
  所谓病征
  病征只有病原真菌、细菌、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引起的病害才有,所以,病征是识别、区分上述侵染性病害种类的重要依据。
  病征依据其特征常分为粉状物,霉状物,霜霉状物,粒状物,锈状物,流胶,菌浓…等类型。
  生理性病害、及由病毒等超微生物病原引起的侵染性病害都没有病征!所以,在田间,病征的有、无,也是区分侵染性病害、与生理性病害、或病毒等引起的病害的重要依据!
  六、与外界因素的相关性
 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,只与病原物寄生性的强弱、寄主抗性的高低、以及环境条件适宜程度有关,与突发因素关联不密切!当然,倘若突发因素如低温、水涝…等,干扰或破坏寄主生理功能、导致抗病性能下降时,也会促使侵染性病害病情的发展;
  生理性病害
  除有一些受遗传因素影响外,多数由不良环境因素、或管理失当所引发。所以,其发生与发展,与外界不良环境条件、突发因素及管理行为密切相关。如
  低温冷害、冻害,必然与近期的冷空气侵袭、或温室保温性能、或管理失误相联系;
  再如   旱、涝,徒长,早衰,药害…等,必然与近期的气候、或近期的管理措施有关联!